您所在的位置:首 页 > 财税聚焦 > 热点实务 > 正文

你一定做错了!低于5000的固定资产做“费用”还是做“资产”?

日期:2017-12-08

       问:根据税法规定,企业购进价值低于5000元的固定资产可以一次性税前扣除,那企业会计核算时,是一次计入“费用”还是通过“固定资产”科目核算?

  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4]75号)第三条规定,对所有行业企业持有的单位价值不超过5000元的固定资产,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固定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九条规定,固定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企业应当自固定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算折旧;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当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算折旧。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变更。

  分析上述规定,单位价值5000元以下的固定资产允许一次性计入成本费用是税法的规定,不是会计准则的规定。会计处理方法和税法规定之间产生的差异,汇算清缴时应进行纳税调整处理。因此,企业会计核算时,应当按《企业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的界定进行核算。企业也可以将本企业的固定资产核算标准调整为5000元,做到税会一致,但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制定本企业固定资产价值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