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财务报表看税务疑点的十个切入口
日期:2017-12-09
任何经济业务信息,只要企业账上有反映,一定会在报表上留下痕迹。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哪些报表数据变动会引起税务的关注?
一、资产负债表“固定资产”期末原值减少
如果企业“固定资产”期末原值减少,说明该企业当期很有可能发生了“固定资产”处置,无论是“利得”还是“损失”,一旦发生资产处置,就需要缴纳资产处置的流转税。
因此,企业固定资产原值减少,对应的纳税行为是否已纳税,是税务部门稽查的事项之一。
二、资产负债表“预收账款”期末余额较大
企业如果“预收账款”余额长期很大,说明企业货款或服务费已收,货物有可能已经发送或劳务已经提供;也有可能是因为企业收到提供建筑服务或租赁服务的预收款等现象,但没有开具对应业务的发票或确认对应业务的纳税收入。
因此,企业“预收账款”余额长期很大,所对应的税收是否都已经缴纳,是税务部门稽查的事项之一。
三、资产负债表“实收资本”期末余额增加
企业如果“实收资本”期末余额增加了,说明企业有可能追加了投资,实收资本的增加很有可能应补缴印花税。根据规定,“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两项的合计金额大于原已贴花金额的,就增加的部分应补贴印花。
因此,“实收资本”期末余额的增加,对应的纳税行为是否已纳税,是税务部门稽查的事项之一。
四、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末余额长期较大
对于很多中小企业而言,“货币资金”期末余额长期很大,很有可能是因为“白条抵库”、“收到货款挂往来未确认收入”等现象,这样一来,很有可能企业有隐瞒收入推迟纳税或逃避纳税的嫌疑。
因此,企业货币资金余额较大,也是税务部门稽查事项之一。
五、资产负债表“在建工程”余额长期存在
企业“在建工程”余额长期存在,很有可能企业所建工程早已经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或已经完工使用,而没有结转为固定资产,如:推迟房屋、建筑物的在建工程的结转,推迟结转很有可能是为了推迟缴纳“房产税”等嫌疑。
因此,企业的在建工程是否都按时结转,是否都推迟缴纳房产税,是税务部门稽查的事项之一。
六、资产负债表“盈余公积”期末余额减少
企业“盈余公积”期末余额减少,很有可能是因为企业用盈余公积转增了资本,如果企业发生盈余公积转增资本,实际上是该公司将盈余公积金向股东分配了股息、红利,股东再以分得的股息、红利增加注册资本。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应由公司代扣代缴个人股东所增加部分的个人所得税。
因此,企业“盈余公积”的减少,是否有对应纳税行为的发生,是否已按规定纳税或扣缴税款,是税务部门稽查的事项之一。
七、资产负债表“其他应收款”余额非常大
企业“其他应收款”余额非常大,很有可能是因为企业股东个人借款长期未归还,也有可能是因为关联企业间的借款,也有可能是企业高管借支绩效等现象。对于企业如果是因为这些原因,说明企业很有可能在推迟或漏缴了增值税或未扣缴个人所得税。
因此,企业“其他应收款”余额非常大,是否有漏缴税款的情况,是税务部门稽查的事项之一。
八、利润表“其他业务收入”当期有发生额
企业“其他业务收入”当期一旦有发生额,很显然就应该会有(但不仅限以下情形):
1、发生“废旧物资出售收入”,是否有货物销售增值税?
2、发生“固定资产出租、包装物出租”,是否有动产或不动产租赁增值税?
因此,企业有其他业务收入,是否有对应的税收缴纳,是税务部门稽查的事项之一。
九、利润表“营业外收入”当期有发生额
企业“营业外收入”当期一旦有发生额,很显然就应该会有(但不仅限以下情形):
1、发生“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是否有旧货销售?是否已缴纳增值税?
2、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是否有销售?是否已缴纳增值税?
因此,企业有营业外收入,是否有对应的税收缴纳行为,是税务部门稽查的事项之一。
十、利润表“营业外支出”当期有发生额
企业“营业外支出”当期一旦有发生额,很显然就应该会有(但不仅限以下情形):
1、发生“非正常损失”,是否有进项税额转出?
2、发生“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是否有旧货销售?是否已缴纳增值税?
3、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是否有销售增值税?
因此,企业有营业外支出,是否有对应的税收缴纳行为,是税务部门稽查的事项之一。
(来源:北京国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