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 页 > 财税聚焦 > 财税头条 > 正文

总局公布5起“黑名单”与联合惩戒典型案例:一处失信,寸步难行!

日期:2018-10-24

      10月19日上午,国家税务总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税务部门组织税收收入、增值税改革和个税改革最新进展等方面情况。发布会上,税务总局还公布了大连市某零部件生产销售企业、甘肃省某建材公司等5起“黑名单”与联合惩戒典型案例。

  案例一:买发票抵扣税款被列“黑名单”

  大连市某从事零部件生产销售的企业,2014年~2015年间,通过朋友为自己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不符的发票,故意购买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税款,这一违法行为被大连市开发区税务部门检查发现,除补税60余万元外,还被罚款60余万元,并被列入税收违法“黑名单”。

  1、列入“黑名单”的后果:纳税信用等级被直接降到D级,企业订单量比上年下降一半,出口业务大幅萎缩,不少客户结束业务合作,其他政府部门采取惩戒措施等。

  2、点评 :让他人为自己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也属于虚开发票的一种,任何一家企业都应守住发票“红线”。涉案企业只顾眼前利益,为少缴税款,购买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冲账”,抵扣税款。结果因小失大,除了需要补缴税款、滞纳金和罚款之外,企业名誉也受到影响,在生产经营诸多环节中还受到多部门联合惩戒。涉税违法,得不偿失,作为企业经营者,应算好这笔账,切莫抱侥幸心理。

  案例二:环保失信,企业痛失税收优惠

  2017年4月,甘肃省某建材公司因对其装卸物料未采取密闭或喷淋等方式控制扬尘排放,被当地环保部门处5.1万元的行政罚款。鉴于该公司因违反相关环保法规受到行政处罚的事实,税务部门依据国务院31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对环境保护领域失信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开展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第二项“停止执行生产经营单位享受的优惠政策”的要求,决定对该公司自环保处罚决定下达的次月起,对已退还的税款予以追征,并按规定加收滞纳金。2017年8月17日,该公司接受了税务处理,按期补缴了2017年5月~2017年6月已经退还的增值税579.08万元,缴纳了滞纳金12.58万元,且停止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的税收优惠政策。

  1、列入“黑名单”的后果:停止享受“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政策。

  2、点评 :在联合惩戒机制的运行中,要进一步加强部门间工作互动和信息共享,合力构建联合惩戒的多层级“防火网”,让失信者深切感受到要为自己“一处失信”而承担“处处受限”的痛楚,从而充分发挥联合惩戒机制应有的震慑力,推动依法诚信经营的良好市场氛围加速形成。

  案例三:为小利虚开发票,入黑榜追悔莫及

  2013年底,某化工有限公司由于取得的进项发票较少,企业缴税压力增大,为了少缴税款,老板一时贪图小利,在无真实货物交易的情况下,从青岛两家企业购买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虚假申报,抵扣销项税款。企业纳税申报数据的异常变化,很快引起了当地税务机关的注意,经过检查,查实了该企业虚开发票的违法事实,并依法将该企业纳入税收违法“黑名单”,推送相关部门进行联合惩戒。

  1、列入“黑名单”的后果:生产经营活动处处受限,纳税信用等级被降为D级,领用发票限额限量,在当地的合作伙伴终止合作关系,工商部门信用信息公示,银行信贷受限等。

  2、 点评 :税收信用是社会信用的重要组成部分,税收违法“黑名单”及联合惩戒制度是税收信用体系的主要内容之一。严格落实税收违法“黑名单”及联合惩戒制度,不断促使企业树立和强化依法诚信纳税的观念意识,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案例四:贪图销售小利,吃了违法大亏

  2015年,S电子有限公司的长期客户蔡某表示想采购电子产品。在合同签订的过程中,蔡某向林某要求,将开出的发票中列明的购货方改为蔡某指定单位。想到这是一笔近千万元的大生意,林某因讲情面和贪小利而虚开发票。2016年10月,在一次税务部门的检查过程中,S电子有限公司虚开发票的行为被查实。除缴清税款和罚款后,S电子有限公司已经被纳入了税收违法“黑名单”,并受到了联合惩戒。

  1、列入“黑名单”的后果:每月发票领购限额限量,纳税信用等级还被调整为D级,银行贷款和政府采购投标受限等。

  2、点评 :虚开发票行为一直是税务部门重点打击的对象。涉案企业在没有真实业务的情况下,向他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被列入“黑名单”,尝到了联合惩戒的苦果。

  案例五:赖税不缴 受到联合惩戒

  2016年5月,某房地产公司因异常纳税情况引起税务机关的注意,南宁税务部门对该公司开展了税务稽查,其违法事实很快水落石出。该公司不进行纳税申报的行为被处补缴税款及滞纳金158万多元、罚款71万多元的处理处罚。然而,接到处理处罚后,该公司老板不仅在税务机关多次催缴后不以为然,还企图转移财产来逃避缴税。最终,该房地产公司将被列入税收违法“黑名单”,公司的纳税信用等级将被直接降为D级,同时推送有关部门实施联合惩戒。

  1、列入“黑名单”的后果:被税务机关列入欠税公告,限制使用发票,取消竞标资格,贷款被银行暂时冻结等。

  2、点评:本案中,当事人对应缴欠税久拖不缴,对税务机关告知置若罔闻,造成严重不良影响。联合惩戒一经实施,当事人的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受到跨部门的联合惩戒。本案中除了当事企业自身受到了惩戒,直接责任人名下的其他企业同样受到了惩处,教训是十分深刻的。

  结束语:

  随着国家诚信建设制度化的不断推进,“褒扬诚信、惩戒失信”的社会氛围越来越浓厚。纳税人要增强诚信经营、依法纳税意识,要算好纳税信用的经济账、社会账,提高税法遵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