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 页 > 风险防控 > 热点关注 > 正文

资产负债表7个常见项目隐藏的涉税风险

日期:2020-06-22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它可以让人在最短时间内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那资产负债表中哪些指标可以表现出企业可能存在涉税风险,一起来看看。

  1、“固定资产”期末原值减少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时间超过12个月的,价值达到一定标准的非货币性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

  风险提示:“固定资产”期末原值减少,说明该企业当期很有可能发生了“固定资产”处置,一旦有发生资产处置,无论是“利得”还是“损失”,都需要缴纳资产处置的流转税。

  销售的固定资产是取得时间为未纳入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之前取得的,应按照3%征收率减按2%征收增值税。销售的固定资产是取得时间为纳入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之后取得的,应按照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

  2、“预收账款”期末余额较大

  预收账款科目核算企业按照合同规定或交易双方之约定,而向购买单位或接受劳务的单位在未发出商品或提供劳务时预收的款项。

  风险提示:“预收账款”余额长期较大,存在未按时缴纳或预缴税款风险:

  (1)纳税人采取预收款方式销售自行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应在收到预收款时按3%预征率预缴增值税。

  (2)纳税人提供租赁服务采取预收款方式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预收款的当天。

  (3)纳税人提供建筑服务取得预收款,应在收到预收款时,以取得的预收款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后的余额,按照规定的预征率预缴增值税。

  3、“实收资本”期末余额增加

  实收资本是指企业的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或合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

  风险提示:“实收资本”期末余额增加,就说明企业很有可能追加投资,实收资本的增加有可能应补缴印花税。根据规定,“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两项的合计金额大于原已贴花资金的,就增加的部分补贴印花。

  4、“货币资金”期末余额长期较大

  货币资金是指企业经营资金在周转过程中停留在货币形态上的那部分资金。

  风险提示:“货币资金”期末余额长期很大,但每期的销售额却不大,很有可能是因为收到货款挂入往来科目,未及时确认收入,表明企业很可能有推迟纳税的嫌疑。

  5、“在建工程”余额长期存在

  在建工程指企业固定资产的新建、改建、扩建,或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和大修理工程等尚未完工的工程支出。

  风险提示:“在建工程”余额长期存在,很可能说明企业所建工程已经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或已经使用,而没有结转固定资产。税局在进行房产税风险评估时,对纳税人某一期间房产税变动率同“在建工程变动率”进行比较,排查“在建工程”科目长期是否有余额,以发现纳税人房产税申报的异常。具体指标设定如下:

  在建工程变动率=(在建工程期末数-在建工程期初数)÷在建工程期初数

  房产税变动率=(本期缴纳的房产税-上期缴纳的房产税)÷上期缴纳的房产税

  当在建工程变动率大于等于0,房产税变动率无明显变化,表明企业“在建工程”科目长期挂账,未结转固定资产,可能存在少缴房产税的问题。

  6、“盈余公积”期末余额减少

  盈余公积是指企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形成的、存留于企业内部、具有特定用途的收益积累。

  风险提示:“盈余公积”期末余额减少,有可能存在企业用盈余公积转增了资本,如果企业发生盈余公积转增资本,实际上是该公司将盈余公积金向股东分配了股息、红利,股东再以分得的股息、红利增加注册资本。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应由公司代扣代缴个人股东所增加部分的个人所得税。

  7、“其他应收款”余额较大

  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企业除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应收代位追偿款、应收分保账款、应收分保合同准其他应收款备金、长期应收款等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及暂付款项。

  风险提示:“其他应收款”长期挂账且余额较大,很有可能存在:

  (1)企业股东个人借款长期未归还,未按规定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的情形。

  (2)企业无偿为其他单位或个人提供贷款未视同销售缴纳增值税的情形。

  (3)存在确实收不回来的其他应收款项未按规定结转收入缴纳企业所得税的情形。

  (4)可能作为企业设立小金库的桥梁,牵出账外经营的风险。

  (5)可能存在企业伪造现金流虚开发票。

  (6)企业股东或员工采购时提前支取现金,但未按规定取得发票,存在无票支出或暂估入库的情形。

  (7)“其他应收款”是资产类科目,正常情况下余额应该在借方。部分企业将收入先挂入该科目贷方,再从借方冲销,达到隐匿收入、逃避税收的目的。

    (8)有的企业在资金较为充裕的情况下,会利用多余的资金进行短期投资,部分企业利用各种借款将短期投资通过“其他应收款”核算,随后逐一收回冲销,而获取的投资收益被企业截留,达到隐匿短期投资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