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 页 > 风险防控 > 热点关注 > 正文

年终关账前,关注这8个风险事项!

日期:2020-12-16

       年度终了,财务人员都在忙于结账,在结账时一定要关注一些隐藏涉税风险的异常现象,做好相应的处理。本文汇总以下8个风险事项,为大家提个醒。

  1.利润表某月出现成本大于收入的现象。

  解析:

  利润表出现营业收入小于营业成本的现象,容易引起税局关注。建议确认是否真实存在少计收入或者多计成本的情形,如确属市场因素导致成本大于收入,建议准备好账簿、凭证、发票等相关证明资料,以备税局检查。

  2.自然人股东从企业借款一直未归还,其他应收款越来越大。

  解析:

  纳税年度终了后既不归还,又未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其未归还的借款可视为企业对个人投资者的红利分配,有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计征20%个人所得税的风险。

  3.其他应付款科目长期挂账。

  解析:

  企业其他应付款长期挂账,首先要清楚其他应付款科目余额项目构成的明细和原因,如果业务真实,相关的资料留存备查,准备好合理的解释,否则可能被税局怀疑有隐瞒收入的风险。

  4.前半年没有取得任何收入连续0申报。

  解析:

  在评价年度内非正常原因增值税连续3个月零申报或者负数申报的,不能评定为A级别,若属正常原因,如季节性生产经营、享受政策减免、新冠疫情影响等引起的,信用方面不受影响。但非正常原因造成,可能被税局怀疑有隐瞒收入的风险。

  5.存货报损,但没有专项报告。

  解析:

  企业向税务机关申报扣除资产损失,仅需填报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不再报送资产损失相关资料。相关资料由企业留存备查。企业向税务机关申报损失时,不需要出具专业技术鉴定报告或法定资质中介机构出具的专项报告。但要留存备查自行出具的有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和财务负责人签章证实有关损失的书面申明。

  6.支出的会议费金额较大,附件只有发票和付款单。

  解析:

  企业发生的会议费,以发票和付款单据为税前扣除凭证,同时也应当保存会议通知(含时间、地点、对象、目的、内容、费用标准等)、会务审批单、会务合同或协议、会务进程单、出席签到单、付款证明、费用预算情况、会务现场照片或其他影像等证明资料备查,证明费用的真实性。

  7.多年未收的应收账款。

  解析:首先要查清应收账款形成的原因,如确实无法收回,如逾期三年以上的应收款项、企业逾期一年以上且单笔数额不超过五万或者不超过企业年度收入总额万分之一的应收款项,会计上已经作为损失处理的可以作为坏账损失,留存相关证据资料,在所得税前扣除。若是预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应计提坏账准备,但不能在所得税前扣除。

  8.以前年度费用没有发票已纳税调增,报告年度取得发票直接做纳税调减。

  解析:参考《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管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28号)规定,企业以前年度应当取得而未取得发票、其他外部凭证,且相应支出在该年度没有税前扣除的,在以后年度取得符合规定的发票,相应支出可以追补至该支出发生年度税前扣除,但追补年限不得超过五年。因此,企业报告年度取得以前年度相关费用发票,应当追补到所属年度扣除,不能在报告年度直接纳税调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