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 页 > 财税工具 > 税收法规 > 正文

关于印发《财政部门行政处罚听证程序实施办法》的通知

颁布时间:1998-05-15  发文字号:财法字[1998]18号

现将《财政部门行政处罚听证程序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情况贯彻执行。 附件:财政部门行政处罚听证程序实施办法 附件: 财政部门行政出发听证程序实施办法 第一条 为了规范财政部门行政处罚听政程序,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制定本实施办法。 2.财政部门行政处罚的听政,应当遵循合法、公正、公开、及时和便利的原则, 保障当事人陈述、申辩和质证的权利。 3.听证由拟作出财政行政处罚的财政部门组织,具体组织工作由其法制机构或 者承担法制工作任务的机构负责。 4.听证参加人包括听证主持人、听证员、记录员、案件调查人员、当事人及其 代理人、与案件处理结果可能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 5.财政部门在行政处罚案件调查终结后,拟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作 出下列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1.暂停会计师事务所经营业务; 2.暂停注册会计师执行业务; 3.吊销注册会计师证书; 4.吊销会计人员的会计证; 5.撤消会计师事务所; 6.较大数额的罚款。 财政部以及财政部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机构作出罚款行政处罚的,其“较大数额罚款”的标准为对公民作出2000元以上罚款,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作出5万元以上罚款。地方财政部门按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或者人民政府规定的具体标准执行。 2.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应送达《财政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告 知书应当载明案件调查人员已掌握的事实、证据、行政处罚的法律依据和拟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内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等。 3.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财政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的送达回执上签署 意见,也可以自收到告知书之日起3日内向财政部门书面提出听证要求;逾期不提出的,视为放弃听证权利,并记录在案,财政部门即可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4.财政部门应当在收到当事人听证要求之日起15日内举行听证,并在举行听证 的7日前将《财政行政处罚听证通知书》送达当事人。通知当事人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以及听证主持人、听证员、记录员的姓名和植物机器他有关事项,由当事人在《财政行政处罚听证通知书》的送达回执上签字。 5.当事人有正当理由需要延期听证的,应当在举行听证的3日前提出申请,财 政部门经审核,可批准延期一次。 当事人由于不可抗力或者其他特殊情况而超过听证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3日内,可申请延期听证。申请是否准许,由组织听证的财政部门决定。 6.财政部门行政处罚的听证,由财政部门负责人指定法制机构或者承担法制工 作任务机构的非本案调查人员主持。 财政监察专员办事机构作出的财政行政处罚,其听证由该专员办事机构负责人指定的非本案调查人员主持。 7.当事人可以亲自参加听证,也可以委托一至二名代理人参加听证。当事人 委托代理人参加听证的,应当在举行听证的3日前向组织听证的财政部门提交授权委托书,授权委托书应当注明有关事项,并经组织听证的财政部门或者听证主持人审核确认。 8.当事人认为听证主持人、听证员、记录员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有权 申请回避。回避申请,应当在举行听证的3日前向财政部门提出,并说明理由。 听证主持人、听证员和记录员是本案当事人的近亲属的,或者认为自己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或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听证的,应当自行提出回避。 9.听证主持人的回避,由组织听证的财政部门负责人决定。听证员、记录员 的回避,由听证主持人决定。 对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当事人可以申请复议一次。 10.财政行政处罚听证应当公开进行,但是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 隐私的除外。对涉及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不宜公开进行听证的,应由当事人事先提出,由财政部门审核后确定。 对公开听证的案件,应当先期公告当事人的姓名、案由和听证的时间、地点。 公开进行的听证,应当允许群众旁听。 对不公开听证的案件,应当宣布不公开听证的理由。 11.听证应当按下列顺序进行: 1.听证开始时,听证主持人应当首先宣读并出示财政部门负责人授权主持听证的 决定,宣布听证纪律,介绍主持人、听证员、记录员,然后查明当事人或其代理人、本案调查人员、证人及其他有关人员是否到场,并核实听证参加人的身份,宣布案由,宣布听证会的组成人员名单,告知当事人有关的权利和义务,宣布听证开始。 2.行政处罚案件的调查人员提出其所了解掌握的事实、证据,拟作出行政处罚的 法律依据以及处罚意见。 3.当事人或其代理人可以就案件的事实、理由进行陈述和申辩,对调查人员提出 的证据及相关问题进行申辩和质证,并可提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事实、理由和证据。 4.听证参加人就案件所涉及的事实、各自出示的证据的合法性、真实性及有关的 问题进行辩论。辩论先由本案调查人员发言,再由当事人或其委托代理人答辩,然后双方相互辩论。听证主持人可以就案件所涉及的事实进行询问,以保障辩论双方充分陈述事实、发表意见。听证主持人在听证过程中有权对双方的辩论予以制止。 5.辩论终结,听证主持人可以再就本案的事实、证据及有关问题向当事人或者其 代理人、本案调查人员征求意见。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有最后陈述的权利。 6.听证主持人宣布听证结束。听证笔录应交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本案调查人员、 证人及其他有关人员阅读或者向他们宣读,确认无误后,应当签字或者盖章。认为有错误的,有权要求补充或者改正。没有错误又拒绝签字或盖章的,记明情况附卷。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听证: 1.听证主持人认为证据有疑问无法听证辩明,可能影响财政部门行政处罚决定的 准确和公正的,或者当事人或其代理人提出新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听证主持人有权宣布中止听证,由本案调查人员对证据进行调查合适后再行听证; 2.作为听证申请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突然中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3.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参加听证的; 4.听证过程中,当事人或其代理人有过激行为致使听证无法进行的,听证主持人 有权宣布听证中止; 5.其他应当中止听证的情形。 听证中止由听证主持人和记录员载入听证笔录。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终止听证; 1.有权提起听证的公民死亡,没有继承人,或者继承人放弃听证权利的; 2.有权提起听证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者组织放弃听证 权利的; 3.听证过程中,当事人或其代理人放弃申辩和质证权利,声明退出听证会的; 4.当事人或其代理人接到财政部门参加听证的通知,无正当理由却不参加的,视 为放弃听证权利。 听证终止,由听证主持人和记录员载入听证笔录。 2.听证过程中,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本案调查人员、证人及其他人员违反 听证秩序或会场纪律的,听证主持人应当予以制止;对不听制止的,可以责令其退出听证会场。 3.听证的全部活动,应当由记录员写成听证笔录,经听证主持人审阅并由听 证主持人、听证员和记录员签名后,封卷上交财政部门负责人审阅。 4.听证结束后,听证主持人应当依据听证情况,写出听证报告,连同听证笔 录报财政部门负责人。听证报告应当载明下列事项:听证的时间、地点、案由、主持人、记录员和其他参加人;当事人与调查人员对事实、证据的认定和对处罚建议的主要分歧;听证主持人的意见和建议。 5.听证主持人、听证员、记录员应当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行使其权利,如有 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财政部门取消其作为听证主持人、听证员、记录员的资格,并按有关法律规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6.对应当听证的案件,财政部门不组织听证的,行政处罚决定不能生效。 但当事人放弃听证权利或者被正当取消听证权利的除外。 7.因组织听证所发生的费用由组织听证的财政部门承担。当事人参加听证 所发生的费用,组织听证的财政部门不予承担。 8.本实施办法由财政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 本实施办法自1998年7月1日起施行。 财法字[1998]第18号 1998年5月15日     法 规库由纳税服务网整 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