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 页 > 财税工具 > 山西国税法规 > 正文
山西省国家税务局转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增值税计算机稽核系统发票比对操作规程(试行)》的通知
颁布时间:2001-03-05 发文字号:晋国税流发[2001]第9号
各地市、县国家税务局,省局直属征收分局:
现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增值税计算机稽核系统发票比对操作规程(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0]208号)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
行。
二OO一年三月五日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增值税计算机稽核系统发票比对操作规程(试行)》的通知
国税发[2000]20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
为了规范增值税计算机稽核系统发票比对工作,总局制定了《增值税计算机稽核系统发票比对操作规程(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辽宁
省、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大连市、青岛市、宁波市、深圳市自2001年1月1日起执行,
其他地区自2001年7月1日起执行。执行中如发现问题,请及时报告。
二OOO年十二月十四日
增值税计算机稽核系统发票比对操作规程(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增值税计算机稽核工作的管理,保证增值税计算机稽核系统发票比对(以下简称发票比对)的正常运行,特制定本规
程。
第二条 发票比对是税务机关利用计算机网络,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以下简称纳税人)申报认证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以下简称发票)抵扣
联逐一与存根联进行核对(并把红字发票存根联与抵扣联进行核对)的增值税日常稽核管理手段。
第三条 发票比对实行两级数据采集、三级发票比对的五级管理。两级采集是指负有增值税直接征收职能的主管税务机关(以下简称征收机
关)运用防伪税控报税子系统和认证子系统采集发票存根联和抵扣联数据,区县级税务机关(含省级和地市级税务机关的直属征收分局、
涉外分局,下同)将征收机关上报的发票存根联和抵扣联以及采集到其它数据传入稽核系统的过程;三级比对是指地市级税务机关、省级
税务机关、国家税务总局(以下简称总局)三级分别对本地市、本省跨地市、跨省区域的发票进行比对。
第四条 本规程适用于推行增值税计算机稽核系统的各级税务机关。
第二章数据采集
第五条 数据采集的内容包括:
(一) 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发票存根联、抵扣联数据;
(二) 纳税人档案数据;
(三) 失控发票数据。
第六条 征收机关应于每月13日前(含当日,下同)完成以下工作:
(一) 运用防伪税控报税子系统采集发票存根联数据(因纳税人计算机硬盘损坏等原因无法生成发票存根联数据的,通过认证子系统采
集)。
(二) 运用防伪税控认证子系统采集发票抵扣联数据;
(三) 将采集的发票数据汇总生成下列数据文件;
1、 发票存根联数据;
2、 发票抵扣联数据;
3、 《增值税专用发票存根联采集情况统计表》数据;
4、 《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认证采集情况统计表》数据。
(四) 将前款所列数据文件通过软盘或网络上报税务机关。
第七条 区县级税务机关增值税管理部门于每月13日前完成以下工作:
(一) 录入失控发票数据;
(二) 录入(或从其他计算机管理系统载入)纳税人档案变动情况数据(稽核系统初次运行前,将全部纳税人档案数据录入稽核系统)。
第三章数据处理
第八条 区县级税务机关增值税管理部门于每月14日前完成以下工作:
(一) 接收并载入征收机关上报的下列数据:
1、 发票存根联数据;
2、 发票抵扣联数据;
3、 《增值税专用发票存根联采集情况统计表》数据;
4、 《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认证采集情况统计表》数据。
(二) 在载入征收机关报送的数据后,立即进行数据完整性检查,发现下列问题的,应删除已载入的数据,并要求征收机关更正后重报。
1、 发票存根联数据中的发票份数、金额合计、税额合计与《增值税专用发票存根联采集情况统计表》的数据不符;
2、 发票抵扣联数据中的发票份数、金额合计、税额合计与《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认证采集情况统计表》的数据不符。
(三)检查所有征收机关的数据报送情况,对尚未报送数据的,应及时催报。
第九条 区县级税务机关增值税管理部门于每月15日前统计、打印下列统计表:
(一)《增值税专用发票存根联采集情况统计表》;
(二)《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认证采集情况统计表》;
(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分类统计表》;
(四)《失控发票明细表》
第十条 区县级税务机关信息中心于每月15日前将下列数据报上级税务机关:
(一) 本规程第八条第一款所列各类数据;
(二) 纳税人档案变更情况数据;
(三) 失控发票数据。
第十一条 区县级税务机关信息中心于每月24日前从上级税务机关提取下列数据:
(一) 比对结果数据
1、 相符发票数据;
2、 不符发票数据;
3、 缺联发票数据;
4、 抵扣联重号发票数据;
5、 属于失控发票数据;
6、 属于作废发票数据;
7、 红字缺联发票数据。
(二) 全国失控、作废发票库追加数据。
第十二条 区县级税务机关增值税管理部门于每月25日前统计、打印《增值税专用发票比对情况汇总统计表(含各级比对结果)》。
第十三条 地市级税务机关信息中心于每月16日前完成以下工作:
(一) 检查下级税务机关上报数据情况,对尚未报送数据的,应及时催报。
(二) 将下级上报的数据提入本地数据库,并进行以下处理:
1、 将当月发票抵扣联数据与全国失控、作废发票数据库比对。
2、 清分本、异地发票数据。
3、 对本地发票数据进行比对。
第十四条 地市级税务机关增值税管理部门于每月17日前统计打印下列统计表:
(一) 本规程第九条所列各类统计表;
(二) 《增值税专用发票本级比对情况统计表》;
(三) 《增值税专用发票本级比对不符详细情况统计表》;
(四) 《上月协查结果返回统计表》。
第十五条 地市级税务机关信息中心于每月17日前将下列数据报上级税务机关:
(一) 本规程第十条所列各类数据;
(二) 《增值税专用发票本级比对情况统计表》数据;
(三) 《上月协查结果返回统计表》数据。
第十六条 地市级税务机关信息中心于每月23日前完成以下工作:
(一) 从上级税务机关提取本规程第十一条所列比对结果数据及全国失控、作废发票库追加数据。
(二) 为下级税务机关准备本规程第十一条所列比对结果数据。
第十七条 地市级税务机关增值税管理部门于每月24日前统计、打印《增值税专用发票比对情况汇总统计表(含各级比对结果)》。
第十八条 省级税务机关信息中心于每月18日前完成以下工作:
(一) 检查下级税务机关上报数据情况,对尚未报送数据的,应及时催报。
(二) 将下级上报的数据提入本地数据库,并进行以下处理:
1、 将省直属征收机关报送的当月发票抵扣联数据与全国失控、作废发票数据库比对。
2、 清分本、异地发票数据。
3、 对本地发票数据进行比对。
第十九条 省级税务机关流转税管理部门在每月19日前统计打印下列统计表。
(一) 本规程第十四条所列统计表;
(二) 《增值税专用发票本地比对情况统计表(含下级比对结果)》。
第二十条 省级税务机关信息中心于每月19日前将本规程第十五条所列各类数据报总局信息中心。
第二十一条 本规程第十条、第十五条、第二十条所称各级税务机关信息中心,应于上报数据前,确认流转税管理部门(增值税管理部
门)完成所规定的统计工作。如遇有未完成统计工作情形的,信息中心予以督促。
第二十二条 省级税务机关信息中心于每月22日前,完成以下工作:
(一) 从总局提取本规程第十一条所列比对结果数据及全国失控、作废发票库追加数据;
(二) 为下级税务机关准备本规程第十一条所列比对结果数据。
第二十三条 省级税务机关流转税管理部门于每月23日前完成统计打印《增值税专用发票比对情况汇总统计表(含各级比对结果)》。
第二十四条 本规程第十二条、第十七条、第二十三条所称各级税务机关流转税管理部门(增值税管理部门),应于统计、打印《增值税
专用发票比对情况汇总统计表(含各级比对结果)》前,确认信息中心已完成从上级税务机关提取数据。如遇有未提取上级数据情形的,
流转税管理部门予以督促。
第二十五条 总局信息中心于每月20日前完成以下工作:
(一) 检查下级税务机关上报数据情况,对尚未报送数据的,应及时催报。
(二) 将下级上报的数据提入本地数据库,并进行清分,比对处理。
第二十六条 总局流转税管理司于每月21日前统计、打印以下统计表:
(一) 本规程第十四条所列统计表;
(二) 《全国增值税专用发票比对情况汇总统计表(含各级比对结果)》。
第二十七条 总局信息中心于每月21日前完成以下工作:
(一) 生成全国失控、作废发票库追加数据。
(二) 为下级税务机关准备本规程第十一条所列比对结果数据。
第四章 附则
第二十八条 本规程由国家税务总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九条 本操作规程自2001年1月1日起试行。
附件一:名词解释
一、 失控发票指防伪税控企业丢失被盗金税卡中未开具的发票以及被列为非正常户的防伪税控企业未向税务机关申报的发票。
二、 作废发票指防伪税控企业通过防伪税控开票子系统予以作废的发票。
三、 本地发票指购货单位、销货单位均属本主管税务机关所辖区域范围内的发票。
四、 异地发票指购货单位、销货单位双方中只有一方在本税务机关主管范围内的发票。
五、 清分指把下级上报的发票数据区分为本地发票和异地发票的数据处理过程。
六、 相符发票指发票抵扣联与发票存根联的五要素相同,五要素包括:开票日期、购货单位纳税人识别号、销货单位纳税人识别号、金额
合计、税额合计。其中抵扣联与存根联的金额合计、税额合计差异在1。00元内,系统按相符处理。
七、 不符发票指发票抵扣联与发票存根联数据的开票日期、购货单位的纳税人识别号、销货单位纳税人识别号、金额合计、税额合计五要
素中存在不同。不符的优先级次序为:税额、金额、购货单位纳税人识别号、销货单位纳税人识别号、开票日期。
八、 缺联发票指系统内有抵扣联而无存根联并且按规定不需留待下期继续比对的发票。
九、 红字缺联发票指系统内有红字存根联而无红字抵扣联并且按规定不需留待下期继续比对的发票。
十、 抵扣联重号发票指系统内存在两份或两份以上相同发票代码和号码的发票抵扣联。
十一、 滞留存根联指系统内有存根联而无抵扣联并且需要留待下期继续比对的发票。
十二、 滞留抵扣联指系统内有抵扣联而无存根联并且按规定需要留待下期继续比对的发票。
十三、 属于失控发票指在与全国失控、作废发票库比对中发现属于失控发票的抵扣联。
十四、 属于作废发票指在与全国失控、作废发票库比对中发现属于作废发票的抵扣联。
(四) 省级税务机关
4.1(单位名称)增值税专用发票存根联采集情况统计表(同表2.1)
4.2(单位名称)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认证采集情况统计表(同表2.2)
4.3(单位名称)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分类统计表(不变)(略)
4.4(单位名称)增值税专用发票本级比对情况统计表(同表3.4)
4.5(单位名称)增值税专用发票本级比对不符详细情况统计表(同表3.5)
4.6(单位名称)增值税专用发票本级比对情况统计表(同表3.4)
4.7(单位名称)增值税专用发票比对情况汇总统计表(含各级比对结果)(同表2.5)
4.8(单位名称)上月协查结果返回统计表(同表3.7)
(五) 总局
5.1(单位名称)增值税专用发票存根联采集情况统计表(同表2. 1)
5.2(单位名称)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认证采集情况统计表(同表2.2)
5.3(单位名称)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分类统计表(不变)(略)
5.4(单位名称)增值税专用发票本级比对情况统计表(同表4.4)
5.5(单位名称)增值税专用发票本级比对不符详细情况统计表(同表3.5)
5.6全国增值税专用发票比对情况汇总统计表(含各级比对结果)(同表2.5)
5.7(单位名称)上月协查结果返回统计表(同表3.7)`
附表:
{表格1}{表格2}{表格3}{表格4}{表格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