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 页 > 财税工具 > 山西国税法规 > 正文

山西省国家税务局转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汇总合并纳税企业实行统一计算、分级管理、就地预交、集中清算所得税问题的补充通知

颁布时间:2002-04-22  发文字号:晋国税函[2002]第203号

各地、市国家税务局,省局各直属单位: 现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汇总合并纳税企业实行统一计算、分级管理、就地预交、集中清算所得税问题的补充通知》(国税函[2002〕226 号)转发给你们,同时结合我省情况补充规定如下,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对于汇总(合并)纳税的成员企业,在企业改组、改造或资产重组过程中,因股权发生变化而成为非全资控股企业的,应自股权发生 变化之日起30日内向当地主管国税机关提出申请,逐级上报地市国税局。地市国税局应在10日内予以审核确认,并将结果报省局备案。 企业主管国税机关收到地市国税局有关批复后;应在10日内为原汇总纳税成员企业办理取消汇总成员企业资格,从股权发生变化的年度 起,实行就地缴纳企业所得税的有关手续,开具税款征收管理方法予以改变的情况证明,由原汇总纳税成员企业通过汇缴企业报告汇缴企 业所在地国税机关。汇缴企业所在地国税机关应及时报国家税务总局备案。 二、根据国税发[2001]13号文件的规定,汇总纳税银行保险企业的分行(分公司)、支行及相当于支行一级的办事处(分理处)为就地预交所 得税的成员企业;对银行保险企业经营管理体制和会计核算办法发生变化而使成员企业情况发生变化的,按照以下规定处理:银行的支行 (指县级支行,下同)和相当于支行一级的办事处(分理处)及保险公司的支公司和相当于支公司一级的办事处,因改变会计核算办法而变为 非独立核算单位,不再具备企业所得税纳税人条件的,需由省级银行保险企业提出申请,经省级国税机关审核确认后,可不再作为汇总纳 税的成员企业管理,不再就地预交企业所得税,其纳税申报和就地预交管理上划到上级支行(支公司)或分行(分公司)一级。 对于按照国税发[2001]13号、国税函[2001]324号等文件规定,暂不实行"统一计算、分级管理、就地预交、集中清算"征收管理办法的银行 保险企业及其它企业,因经营管理体制和会计核算办法发生变化需要改变提升监管层次的,均由省级企业提出申请,报经省局审核确认。‘ 三、汇缴企业和成员企业按月或按季预交企业所得税的方法,省局统一规定为按其当期(月、季)实际实现税款数预交,即最低层级的汇总 纳税成员企业按其当期实现的应纳所得税额和规定的就地预交比例计算预交所得税;上级汇总纳税成员企业和汇缴企业按其当期实现的应 纳所得税额扣除各成员企业就地应预交税款后计算预交所得税。汇缴企业和成员企业在预交税款期间,前后各期的利润、亏损不得互相抵 补。 二OO二年四月二十二日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汇总合并纳税企业实行统一计算分级管理 就地预交集中清算所得税问题的补充通知 国税函[2002]22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 为了加强汇总(合并)纳税企业的征收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统一计算、分级管理、就地预交、集中清算"的汇总(合并)纳税征收管理办 法,现就有关问题补充通知如下; 一、关于汇总(合并)纳税的审批问题 企业实行汇总(合并)缴纳企业所得税,须由国家税务总局审核批准。除另有规定者外,企业应在申请汇总(合并)纳税年度的3月31日以前, 向国家税务总局提出汇总(合并)纳税的申请报告,同时抄送企业所在地省级税务机关;对超过申请期限、申报资料不全以及存在弄虚作假 情况的,国家税务总局将不予受理。 二、关于成员企业范围的确定问题 经批准实行汇总(合并)纳税的企业,在以后年度需要调整成员企业范围的,应在调整年度的3月31日前向国家税务总局提出申请,由国家税 务总局在批准汇总(合并)纳税的有关文件中一并批复。汇总(合并)纳税的成员企业层次较多、且二级以下成员企业(指二级成员企业所属的 三级、四级企业也是规定的汇总(合并)纳税成员企业)在同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区域内的,除另有规定者外,二级以下成 员企业的范围,由所在省级国家税务局根据总局的有关规定审核确定。。. 三、关于成员企业就地预交比例的调整问题 实行汇总(合并)纳税的企业,因生产经营和盈亏情况发生变化,按规定的就地预交比例造成超缴税款较多,需要调整成员企业就地预交比 例的,应在当年的3月31日以前,向国家税务总局提出调整成员企业就地预交比例的申请,由国家税务总局在批准汇总(合并)纳税的有关文 件中一并批复。国家税务总局一般只对汇总(合并)纳税二级成员企业的就地预交比例作出规定。二级以下成员企业的就地预交比例,由所 在省级国家税务局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汇总(合并)纳税企业实行统一计算、分级管理、就地预交、集中清算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 发[2001]13号)第八条作出规定。 四、关于成员企业股权变化的处理问题 对于汇总(合并)纳税的成员企业,在企业改组、改造或资产重组过程中,因股权发生变化而成为非全资控股企业的,从股权发生变化的年 度起,取消其汇总纳税成员企业资格,就地缴纳企业所得税,成员企业所在地税务机关应在股权发生变化之日后两个月内开具证明,由成 员企业通过汇缴企业报告汇缴企业所在地税务机关。汇缴企业所在地税务机关应报国家税务总局备案。 五、关于汇总(合并)缴纳企业税务登记问题 汇总(合并)纳税成员企业和汇缴企业,应分别在当地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如成员企业和汇缴企业发生股权比例等有关税务登记内容的 变化,应及时按有关规定在当地税务机关办理变更登记和相关的税务事项。 汇总(合并)纳税的汇缴企业进行税务登记时,除按《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税务登记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1998]8l号)的规定提供 证件和资料外,还应向税务机关提供所属成员企业的名单、地址、成员企业主管税务机关名称、国家税务总局批准汇总(合并)纳税的文 件。 汇总(合并)纳税的成员企业进行税务登记时,应向税务机关提供汇缴企业的营业执照、经营范围、地址、汇缴企业主管税务机关名称、 国家税务总局批准汇总(合并)纳税的文件。 六、关于银行保险企业成员企业的确认问题 根据国税发[2001]13号文件的规定,汇总纳税银行保险企业的分行(分公司)、支行及相当于支行一级的办事处(分理处)为就地预交的成员 企业。对银行保险企业经营管理体制和会计核算办法发生变化而使成员企业情况发生变化的,按照以下规定处理:银行的支行(指县级支 行,下同)和相当于支行一级的办事处(分理处)、及保险公司的支公司和相当于支公司一级的办事处,因改变会计核算办法而变为非独立核 算单位,不再具备企业所得税纳税人条件的,经所在地省级国家税务局审核确认,可不再作为汇总纳税的成员企业管理,不实行就地预交 企业所得税,其纳税申报和就地预交管理上划到上级支行(支公司)或分行(分公司)一级。 七、关于就地预交所得税问题 汇缴企业和成员企业应按月或按季就地预交企业所得税,税款于月度或季度终了后15日内申报入库。 汇缴企业和成员企业预交企业所得税时,应按当期实际实现数进行预交,即汇总纳税成员企业按当期实现的应纳所得税额和规定的就地预 交比例计算预交所得税;汇缴企业按当期实现的应纳所得税额扣除各成员企业就地预交的部分计算预交所得税。如汇缴企业和成员企业按 实际实现数预交有困难的,经税务机关批准,也可以采用按上年度应纳所得税的四分之一或十二分之一、计划实现所得税或其它适当方法 计算预交所得税。汇缴企业的预交方法应由所在地省级税务机关认定。预交方法一经确定,年度内不得改变。 八、汇总(合并)纳税的企业实行"统一计算、分级管理、就地预交、集中清算"办法,是对汇总(合并)纳税制度、就地监管办法的发展和完 善,原对汇缴企业和成员企业制定的各项征收管理和监管制度,如逐级汇总(合并)申报制度、申报表签字盖章制度、信息反馈制度、监督 检查制度等,仍继续贯彻执行。 九、2002年企业申请实行汇总(合并)缴纳企业所得税以及调整成员企业范围和就地预交比例报告的期限,可延长至4月30日。 二OO二年三月十八日